最低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洛阳促消费实施方案来了鼓励弹性作息,支持 [复制链接]

1#

鼓励企业发放旅游消费券或旅游休闲补贴,鼓励弹性作息、继续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洛阳促消费实施方案来了。

3月25日,洛阳市*府出台《洛阳市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到年,洛阳消费体系更加完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消费生产循环更加顺畅,消费结构明显优化,消费环境更加优良,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对周边区域消费带动作用逐步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以上,其中,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大河财立方-中原地区最具影响力财经全媒体平台←戳我下载

为实现这一目标,洛阳促消费究竟准备怎么干?《实施方案》提出了四方面共21条具体举措。

关于旅游

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乡村民宿游、生态和谐游、工业遗产游、研学知识游、康养体育游等新型旅游业态。

鼓励发展租赁式公寓、民宿客栈等旅游短租服务。

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乡村创客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民宿、特色客栈、乡村酒店等特色产品,拓展乡居文化体验特色项目,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

加快冬季旅游发展,出台冬季旅游优惠*策,建设提升栾川、嵩县等冰雪旅游场馆,设计冬季旅游线路,叫响洛阳冬季旅游品牌。

加快万安山等通用机场建设,开发低空旅游消费。

把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到实处,依法保障职工带薪休假权利。

鼓励企业发放旅游消费券或旅游休闲补贴,将职工旅游休闲作为奖励和福利措施。

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单位依法优化调整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和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关于教育

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学前教育、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领域,举办各类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开发研学旅行、实践营地、特色课程、老年大学等教育服务产品。

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和监管办法,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托幼机构,在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待遇。

新建城镇住宅小区或其他居住项目必须按标准配建幼儿园,实现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加快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自贸区洛阳片区成立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鼓励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

关于住行

通过出让租赁住房用地、鼓励利用存量国有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研究制定闲置商业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等办法筹集租赁房源。

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引进和设立专业化租赁企业。

支持住房租赁消费,简化租房者提取住房公积金办理手续。

推动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完善水电气暖等市*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多层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

支持汽车多品牌销售、城市展厅、汽车超市等经营模式发展。

制定二手车交易管理办法,便利二手车交易。

积极向国家争取发行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支持停车场建设。

关于信息

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先试先用。

完善提升智慧旅游2.0,推进全市4A级以上景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消费提供高速可靠的基础网络支撑。

培育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多层次、梯队化的创新主体。

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高标准建设洛阳大数据产业园。

全文如下:

洛阳市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实施方案(—年)的通知》(国办发〔〕93号)要求,进一步促进我市消费增长,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围绕“9+2”工作布局和“四高一强一率先”奋斗目标,顺应居民消费升级趋势,着力破除制约消费的体制机制障碍,坚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持续提升传统消费,大力培育新兴消费,不断激发潜在消费。以新消费引领消费结构升级,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进一步拓展丰富消费内涵,打造特色消费载体,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把洛阳市打造成区域性消费中心城市。

二、工作目标

到年,全市消费体系更加完善,消费需求更加旺盛,消费生产循环更加顺畅,消费结构明显优化,消费环境更加优良,对其他产业带动作用明显提升,对周边区域消费带动作用逐步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以上,其中,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

三、重点任务

(一)培育消费重点领域,构建多层次多样化消费体系

1.旅游消费。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进“吃、住、行、游、购、娱”基本要素提档升级,实施“商、养、学、闲、情、奇”新兴要素创新突破,持续提升旅游精品线路,不断培育延长旅游高中档消费等产业链条。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乡村民宿游、生态和谐游、工业遗产游、研学知识游、康养体育游等新型旅游业态。积极开发具有洛阳文化特色、满足旅游消费需求、具有市场潜力的旅游商品,举办洛阳旅游商品创意大赛,不断推出旅游购物新产品。鼓励各类企业以快闪店、买手店、集成店等形式,在商圈、商街、机场、酒店、景点等场所布局一批“品牌集成、形式多样”的洛阳旅游纪念品(礼品)商店。鼓励发展租赁式公寓、民宿客栈等旅游短租服务,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规划建设一批特色村镇、田园综合体、乡村创客基地,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民宿、特色客栈、乡村酒店等特色产品,拓展乡居文化体验特色项目,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加快冬季旅游发展,出台冬季旅游优惠*策,建设提升栾川、嵩县等冰雪旅游场馆,设计冬季旅游线路,叫响洛阳冬季旅游品牌。加快万安山等通用机场建设,开发低空旅游消费。把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到实处,依法保障职工带薪休假权利。鼓励企业发放旅游消费券或旅游休闲补贴,将职工旅游休闲作为奖励和福利措施。鼓励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合理安排职工休假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和个人意愿,尽量与法定假日、传统节日等相连接。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和单位依法优化调整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和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继续完善乘高铁及包机、专列、自驾游车队等游洛阳奖励*策。加强景区门票价格监管,对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门票以及景区内另行收费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项目,实行*府定价或者*府指导价;鼓励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低价或者免费开放。免费开放城市公园(不含动物园)、博物馆、纪念馆、规划馆、科技馆等公益性设施,对受条件所限暂不能完全免费开放的博物馆、纪念馆,制定特定时段或特定人群的免费开放制度。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研学旅行目的地和示范基地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培育多元化的旅游市场,制定出台推动入境旅游发展的*策措施,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际旅游组织的合作,加大境外宣传促销力度,吸引国际游客。持续推出看洛阳、游洛阳等系列活动,通过文化、牡丹、工业遗产、诗词活动向全世界推介洛阳。扩大旅游年票发行范围,激发大众多元化的旅游消费需求。提升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文化旅游节等节庆品牌,吸引国内外会议会展活动更多入驻洛阳,促进旅游消费升级。到年,年游客接待量达到1.5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亿元。

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文物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城市管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会、会展办,洛阳旅发集团,各县(市、区)*府

2.文化消费。围绕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建设,加强文化消费供给,通过*府购买服务、消费补贴等途径,引导和支持文化企业提供更多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文化成果转化模式,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和中介服务,推动文化创作、成果转化、产业经营一体化运作。扶持一批优质文化企业,提供综合性、多样化文化产品和服务。支持文化设施运营单位与文化创作、服务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大力发展动漫、游戏、影视创作、数字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探索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收入分配机制和激励机制试点,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方面取得的相关收入,可用于公益文化服务、藏品征集、文化创意产品扩大开发及相关人员绩效奖励。加快考古研学基地建设。加强对重点文物、特色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和现代再设计。建设全市文化消费综合信息平台,向消费者及时提供最新文化消费信息。实施文化惠民消费补贴,发放文化惠民消费券,促进演艺、电影、图书、文创等行业的消费。成立洛阳市文化消费联盟,实施文化大集、特色乡村游等拉动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的重点项目,提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积极开展各类优秀、经典剧目巡演活动。扎实推进“书香洛阳”等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办好文化惠民消费月活动,支持文化企业开展文化消费进社区、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乡村等活动,支持文化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广泛开展书法、绘画、创意作品竞赛,举办科普、欣赏、体验、阅读等活动,全面推进城市书房建设,打造“15分钟阅读圈”,引导消费者养成健康有益的业余文化爱好和消费习惯。支持金融机构开展文化消费金融服务,支持信用良好、有发展前景的龙头文化企业进行信用融资。到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文化消费年均增速保持在10%以上。

牵头单位: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财*局、文物局、金融工作局,各县(市、区)*府

3.体育消费。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落实综合性和单项体育赛事管理制度改革*策,公开赛事举办目录,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加快推进体育行业协会与行*机关脱钩,积极探索单项体育协会与机关事业单位脱钩。制定完善*府购买体育服务清单和目录,推动社会力量兴办全民健身活动,鼓励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公共体育场馆建设。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投资体育产业,培育壮大体育龙头企业。积极推动“一县(区)一品”战略,支持偃师气排球,孟津柔力球,新安门球、健身气功,栾川、嵩县滑雪、漂流、登山、汽车营地,汝阳汽车越野,宜阳飞碟、射箭、激流回旋,伊川篮球,洛宁自行车等特色项目发展壮大。积极承办省级以上国际国内赛事,把牡丹杯门球赛、围棋赛、激流回旋赛打造成知名赛事。鼓励社会资本利用社区、沿河、厂房等闲置资源和城市游园,建设一批健身步道、自行车健身绿道、羽毛球场、篮球场等设施,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加强体育与文化、旅游、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培育洛阳体育展会品牌。按照《洛阳市人民*府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洛*〔〕70号),认真落实财*等有关支持*策,到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

牵头单位:市体育局

责任单位:市财*局、发展改革委、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县(市、区)*府

4.健康消费。对社会办医疗机构在准入、执业、监管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一视同仁,鼓励社会力量开办诊所、门类短缺的专科医疗机构和有医院,在康复、护理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在确定医疗资源规划总量时,为社会办医机构预留床位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量,不断提医院床位总数的比例。完善“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体系,推动远程医疗服务覆盖所有医疗联合体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增加个性化健康管理服务供给。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大力发展中医药保健和养生健康服务,发医院、医院医院中医科室,促进中医药与现代康复医学融合发展,着力培育“洛阳正骨”“洛阳推拿”“洛阳针灸”等洛阳优势中医康复服务品牌。发挥伏牛山和沿*河生态资源、中医药资源优势,支持有条件的县建设生态保健养生基地,开展养老服务、亚健康疗养、美容美颜等综合健康服务,打造全国知名休闲度假健康养生基地。到年,全市医疗床位达到5.3万张。

牵头单位:市卫生健康委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局、民*局,各县(市、区)*府

5.养老消费。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取消养老机构设立许可。鼓励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公建民营。完善实施*府购买养老服务制度和*府对养老服务机构运营补贴办法,由“补砖头”“补床头”向“补人头”转变。以创建国家养老服务综合改革和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健全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继续实施“*府无偿提供用房+专业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管模式,引入社会力量为社区老人提供便捷专业的养老服务,*府给予开办和运行补贴。鼓励社会资本举办规模化、品牌化的养老服务机构,实施营利性养老机构与非营利性养老机构享受同等优惠补贴*策,增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为老年人提供居家期上门、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生活照料、安宁疗护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充分利用洛阳生态、文化、温泉等资源优势,构筑全国候鸟式养老基地,吸引外地人来洛旅居养老。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规划建设健康养老产业园区。支持利用闲置的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和学校等资源兴办养老机构,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深化非营利性养老机构登记制度改革,允许其依法依规设立多个服务网点,实现规模化、连锁化、品牌化运营。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多元化保险投资模式,分担居民和家庭护理费用经济风险。

牵头单位:市民*局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发展改革委、商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金融工作局、洛阳银保监分局,各县(市、区)*府

6.家*消费。指导家*行业协会建立健全市级家*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开展家*企业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完善推广“互联网+家*服务”模式,建立全市家*服务业公共信息平台。推动家*服务企业从中介制向员工制转型,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开展员工制家*服务企业社保补贴试点。健全社区家*服务网点布局,鼓励在农村建立综合性服务网点。培育和引入一批带动性强、示范作用好的知名品牌家*服务企业,发展标准化门店,开展连锁经营和特许加盟。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利用社区存量资源建立婴幼儿看护中心,为社区婴幼儿提供日间照料服务。推动健康美容、家庭管家、育婴育幼等个性化、定制化高端生活服务业发展。建立健全城市区与贫困村、贫困户劳务精准对接机制,采取订单式、组团式劳务协作等模式,提升劳务对接的组织化程度和就业质量,对贫困户实行免费家*技能培训,拓宽贫困户脱贫增收渠道。强化家*服务从业人员岗前培训,育婴员、养老护理员等职业实行在岗继续培训制度。实行上岗前健康体检制度,家*服务人员上岗前按所从事的家*服务类别进行体检。鼓励家*企业建立大型实训基地,把家*服务列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的实施重点,开展“巾帼家*服务”专项培训工程,建立巾帼家*服务培训专家库,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到年,备案家*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培育龙头企业2-3家。

牵头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责任单位:市商务局、民*局、财*局,各县(市、区)*府

7.教育培训消费。积极争取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探索开展职业学校股份制改革试点。鼓励社会力量进入学前教育、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培训领域,举办各类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开发研学旅行、实践营地、特色课程、老年大学等教育服务产品。完善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标准和监管办法,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举办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和托幼机构,在教师培训、职称评定、表彰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等方面与公办幼儿园享受同等待遇。新建城镇住宅小区或其他居住项目必须按标准配建幼儿园,实现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鼓励正规校外培训机构做大做强,引导校外培训机构集聚发展,培育特色教育培训园区。加快引进境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支持自贸区洛阳片区成立中外合作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鼓励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办学。

牵头单位:市教育局

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府、自贸区管委会

8.住行消费。以省发展培育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为契机,推动建立健全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建设*府主导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租赁信息发布、房源信息核验、房屋租赁网上备案等功能。通过出让租赁住房用地、鼓励利用存量国有土地建设租赁住房、研究制定闲置商业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等办法筹集租赁房源。培育市场主体,鼓励引进和设立专业化租赁企业。支持住房租赁消费,简化租房者提取住房公积金办理手续。推动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完善水电气暖等市*基础设施及教育医疗、托幼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支持多层老旧住宅小区加装电梯。支持汽车多品牌销售、城市展厅、汽车超市等经营模式发展。制定二手车交易管理办法,便利二手车交易。加强报废汽车回收拆解管理工作,推进拆解企业升级改造。培育汽车后市场,发展汽车赛事、旅游、文化、改装等相关产业。引导带动农村汽车更新换代、城市汽车报废更新、综合技术水平高的新能源汽车销售、绿色智能新型家电消费,推动汽车、家电消费企稳回升。搭建全市统一的新能源汽车数据平台和充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新能源汽车道路收费、停车费减免等优惠*策,落实充电基础设施用地、用电等鼓励*策,扩大新能源汽车应用规模,实现我市充电设施全覆盖。积极向国家争取发行城市停车场建设专项债券,支持停车场建设。

牵头单位: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交通局、财*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积金管理中心,各县(市、区)*府

9.信息消费。加快推进信息消费试点城市建设,落实网络提速降费*策,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打造信息消费升级版。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技术先试先用。完善提升智慧旅游2.0,推进全市4A级以上景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信息消费提供高速可靠的基础网络支撑。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推进工作,打造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推进试点示范。支持企业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务、产业、交通、能源、环保等领域开展新型应用示范。创新发展生活类信息消费,重点发展面向社区生活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面向文化娱乐的数字创意内容和服务、面向便捷出行的交通旅游服务。培育一批大数据龙头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形成多层次、梯队化的创新主体。建立健全公共数据资源开放共享体系,推进公共数据归集、共享和开放以及深度挖掘利用,实现*务数据和社会数据相互融合应用,高标准建设洛阳大数据产业园。

牵头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责任单位:市委网信办,市*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科技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教育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民*局、市场管理监督局、通管办,各县(市、区)*府

10.绿色消费。落实绿色商场、绿色采购、绿色包装、绿色回收标准,发布节能环保技术目录,引导流通企业增设绿色产品专区,优先采购绿色产品,鼓励大张、王府井等创建绿色商场(超市),开辟绿色产品销售专柜(区),应用先进节能技术,推行节能标签制度,引导和扩大绿色产品、节能产品消费。健全绿色餐饮标准体系,打造绿色餐饮产业链,推广“生产基地+物流配送+餐饮门店”“中央厨房+冷链配送+餐饮门店”模式,培育一批绿色餐饮示范企业。倡导绿色低碳消费方式,组织开展“绿色兑换”活动,扩大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支持企业加大对绿色产品研发、设计和制造的投入,丰富节能节水产品、资源再生产品、环境保护产品、绿色建材、新能源汽车等绿色消费品的供给。全面推进公共机构带头绿色消费,推行绿色办公。严格执行*府对节能环保产品的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制度,扩大*府绿色采购范围,增加*府绿色采购规模。鼓励绿色商品消费,引导流通企业扩大绿色商品采购和销售,推行绿色包装和绿色供应链环境管理,开展网购商品及邮*服务包装物减量化和再利用。加快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居民利用公共交通工具结合步行或共享单车出行。健全废旧汽车、家电、家具、电子产品回收体系,建设分拣加工中心和旧货交易中心,提升循环经济产业园、静脉产业园的集聚服务功能,培育壮大一批资源循环利用型龙头企业。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府

11.商贸消费。高标准布局建设消费商圈,促进线上线下互动、服务体验融合、商旅文体协同、购物体验结合,满足城乡居民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将王府井、泉舜购物中心打造成国内知名的高品位消费中心。鼓励大张、丹尼斯等积极争创河南省品牌消费集聚区。打造中州路、开元大道、南昌路等一批智慧商圈和特色街区,加快建设洛阳正大国际广场。推动栾川凤凰天街、宜阳锦花购物广场、伊川永辉商业广场等县域商圈品质提升和人气聚集。整合优化便民服务网点布局,简化经营范围增项手续,建设一批集超市、文化、健身、家*、养老等功能为一体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打通消费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进大型电商平台与跨国零售商、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合作,扩大高端商品和服务进口,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加快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打造“一小时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圈”。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打造老城非遗文化产业园等一批夜间经济示范街区。开发演艺、美食、休养保健、运动休闲等特色体验活动,培育多元化夜间消费模式,打造“夜洛阳”系列品牌。尽快研究出台促进商贸消费的*策措施。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府

12.农村消费。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供销社作用发挥,不断扩展农村消费市场。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各县积极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县,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实体店”等新模式,实现统一建设、统一仓储、统一配送,形成线上线下融合、覆盖全程、综合配套、安全高效、便捷实惠的现代农村商品流通和服务网络,畅通城乡互动的双向流通渠道,促进农村消费扩大升级。新建和改造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配送中心、仓储设施,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餐对接和农企对接。引导有实力的流通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络,建设完善一批乡镇生活服务中心和村级生活服务站,完善金融、缴费、快递等综合配套服务。提高农村低收入人群收入,积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努力拓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整合各类资源支持贫困县脱贫致富。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农业特色产业,实施电商、光伏、旅游扶贫等工程,支持贫困人口参加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技能,提高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功能提升,推动文化旅游、教育医疗等服务向农村延伸。加强传统民居和特色村庄景观保护,鼓励有条件的县开发特色民宿,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消费。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县(市、区)*府

13.创新消费模式。推动互联网与传统消费相互渗透融合,拓展体验消费、定制消费、时尚消费,增强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用质量更高的供给满足群众的新需求。支持企业适应消费需求变化趋势加快改造升级,推动产业链向研发、品牌、营销等中高端环节延伸,促进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转变。探索发展体验型购物中心、品牌集成店、电商线下展卖中心等体验化新型业态,支持一批商贸企业在知名第三方网络零售平台开设网络商店、旗舰店。加快洛阳跨境电商产业园建设,保持跨境电商通关平台平稳运行。依托自贸区洛阳片区积极发展保税展示交易、进口商品直销,扩大文化、旅游、教育、体育等领域进口服务的消费以及先进技术的引进。引导各类会展企业积极策划、举办专业性和消费类会展活动。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会展办,各县(市、区)*府、自贸区管委会

(二)提升服务品质,健全服务标准和信用体系

14.强化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实施标准化战略,以“”现代产业发展为重点,构建具有洛阳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标准体系。加快洛阳市标准化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推进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郑洛新)洛阳片区建设,以标准创新和质量提升助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市场有效供给,促进消费转型升级。全面实施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落实企业标准主体责任,创建一批洛阳标准。开展旅游、养老、家*等服务标准化试点,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产业向规模化、精细化、标准化转型。围绕餐桌安全,加快种植养殖、水果蔬菜和特色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行高端品质认证,推动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等产品认证和健康、教育、体育、金融、电商等领域服务认证。深入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增加优质产品及服务供给,打造质量标杆。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民*局,各县(市、区)*府

15.打造有影响力的洛阳品牌。选择部分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制定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企业标准和行业标准,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洛阳品牌。实施洛阳名特优产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大工程。不断挖潜提升洛阳老字号品牌,推动成立各类品牌创新联盟,支持开展细分领域产品创新。谋划举办洛阳品牌展销会,构筑以传播品牌文化、创新品牌营销、促进品牌消费为一体的促消费平台。实施“洛阳品牌”走出去战略,推动我市产品走向国内外市场,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设立洛阳名优产品展示、体验、交易中心,在机场、高铁站、旅游景区、宾馆、商场和加油站设立洛阳产品专店、专柜,提高我市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鼓励我市企业走出去开商店、办市场,同时开设国外知名品牌商品专卖店和展示交易体验店。

牵头单位:市商务局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县(市、区)*府

16.改善优化市场信用环境。探索以信用为核心的现代流通治理模式,加快形成“事前告知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奖惩”的全过程信用管理机制。形成市场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社会监督、*府监管的社会共治格局。支持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建设。构建洛阳市信用信息综合平台,完善诚信建设“红黑榜”制度。将各类消费主体的消费信用信息纳入平台,制定相应奖惩措施,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加快培育信用经济,发展与信用有关的新型服务业。积极推行信易贷、信易游、信易行、信易租、信易购等“信易+”惠民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大型零售企业开展直接面向消费者的信用消费。

牵头单位:市*府信用办

责任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府

(三)优化消费环境,健全消费者维权体系

17.健全消费者维权体系。全面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工作,加大流通领域商品质量抽检力度,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部门协作机制,充分发挥消费者组织、行业组织、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督促引导经营者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关系百姓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监管,加强消费品执法打假。建设快速解决消费纠纷的绿色通道,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加强行*调解与司法调解机制建设,完善消费争议仲裁机构建设。强化消费者权益损害法律责任,扩大适用举证责任倒置服务范围。健全公益诉讼制度,适当扩大公益诉讼主体范围。在消费品领域建立惩罚性巨额赔偿制度,加大赔偿处罚力度。加强建立高层次、广覆盖、强约束的质量标准、评价体系,畅通诉求表达通道,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切实做好“3·15”期间消费者权益维护相关工作。依托“互联网+”,逐步实现对消费纠纷的网上接收、网上调解、网上跟踪督办,推动跨区域、跨境消费纠纷的在线解决。完善消费者个人隐私、消费数据保护制度。

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府

四、保障措施

18.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收入分配制度,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居民工资性、务工性、补贴性收入,完善基本兜底惠民*策和便民措施。适时适度调整我市最低工资标准,逐步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救助等各类困难对象补助标准,适时发布全市企业工资指导线和部分行业工资指导线。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激励方式,强化以经营业绩为引导的薪酬激励机制,探索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制度,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落实公务员和企业相当人员工资水平调查比较制度。不断提高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对困难村精准帮扶力度,建立低保与就业联动机制,完善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并根据价格水平动态调整,增加困难群体收入。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财*局、民*局、发展改革委

19.优化消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加大对消费领域的薄弱环节、关键领域、重点区域、新兴行业及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中心城区市场改造外迁、疏解外迁和商业步行街建设,补齐现代物流商贸、旅游星级酒店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密与国内重要城市往返航班班次。落实国家个人所得税改革*策。鼓励发展消费金融,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我市设立消费金融公司。鼓励保险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为消费信贷提供融资增信支持。引导商业保险机构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推出有针对性的保险产品。加大*策倾斜力度,明确将健康、养老、家*、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合理确定土地供应方式和价格,并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给予优先安排。鼓励盘活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优先用于健康、养老、家*、文化、教育、旅游、体育等领域。

责任单位:市财*局、金融工作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税务局、洛阳银保监分局

20.建立完善统计监测分析机制。研究制定服务消费和消费新业态新模式的统计办法、监测制度。加强消费领域大数据应用,加快推动各部门、各县(市、区)消费领域大数据互联互通,建立消费领域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开展形势分析和*策辅助决策机制。健全消费*策评估机制,委托第三方开展重大消费*策评估。落实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等消费领域统计制度,开展商品消费、服务消费统计监测工作,有效反映我市商品消费和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家*、托幼等服务消费发展水平,更好地反映居民消费发展情况。凡享受我市促进消费有关*策的企业,达到“四上”企业标准需纳入统计“四上”企业名录库管理。

责任单位:市统计局、工业和信息化局、商务局、*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

21.健全宣传推介和信息引导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扩大消费相关*策的宣传和解读,支持各大媒体开展宣传报道,积极回应媒体和公众关切,有效引导社会预期,构筑良好的消费宣传推介机制,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开发推广洛阳消费手机APP功能软件,搭建营销活动平台。开展线上线下宣传,利用“3·15”维权宣传、世界环境日、金融知识普及月等活动,通过*务访谈、专版专栏、*务微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