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去年你读了几本书调查显示2018年人均读 [复制链接]

1#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4月16日发布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年我国成年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保持增长势头,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也在增长,但我国成年读者纸质书报刊的阅读时长有所下降。

年,包括纸质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为80.8%,较年的80.3%有所提升,其中以网络、手机和电子阅读器等媒介为主要形式的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为76.2%,比年的73.0%上升了3.2个百分点。推广深度阅读、纸质阅读,我国全民阅读推广可谓任重道远。

碎片化娱乐化阅读多了

看纸质图书、报纸、期刊少了,看手机多了,碎片化、娱乐化阅读多了,深度阅读少了,国民阅读状况不容乐观。

今年的国民阅读报显示,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7本,与年的4.66本相比,略有减少。与此同时,人均每天读书时间为19.81分钟,比年的20.38分钟减少了0.57分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比年的80.43分钟增加了4.44分钟;人均每天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比年的60.70分钟增加了4.42分钟。

调查还显示,我国成年国民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与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相关数据也证实了这些特征,38.4%的成年国民更倾向于“拿一本纸质图书阅读”,比年的45.1%下降了6.7个百分点;40.2%的国民倾向于“手机阅读”,比年的35.1%上升了5.1个百分点。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分析,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尤其成为青年人的选择,一方面对传统纸质阅读产生了冲击,另一方面也说明阅读介质发生了转移。他认为,尽管很多人在逐渐远离纸质阅读,但是纸质阅读尤为重要。“从我个人体验而言,其他介质的阅读体验,还是不如纸书,纸书阅读获取知识更系统,思考能够深入。相比之下,数字阅读介质大多是浏览式的阅读。”

针对深度阅读、图书阅读的下降趋势,魏玉山认为,推动阅读的成效还是不容忽视的,他更呼吁,还要通过引导,倡导国民的深度阅读。

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下降

未成年人阅读一直是全民阅读推广的重中之重,本次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0.4%,低于年的84.8%。

而从未成年人的阅读量来说,去年我国0至17周岁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8.91本,比年的8.81本增加了0.1本。从具体年龄段来看,年我国14至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最大,为11.56本,与年的11.57本基本持平;9至13周岁少年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9.49本,较年的8.87本增加了0.62本;0至8周岁儿童人均图书阅读量为7.10本,比年的7.23本略有下降。

本次调查还针对亲子早期阅读行为进行了分析。去年我国0至8周岁有阅读行为的儿童家庭中,平时有陪孩子读书习惯的家庭占到93.4%,较年的91.8%提高了1.6个百分点,但在农村地区,亲子阅读时间明显偏少。

对于未成年人阅读率下降的问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认为,近年来发现一个现象,数字阅读、有声阅读,在未成年人群体,甚至在0至8岁儿童阶段,已经越来越普及,这也导致了纸质阅读的减少。他呼吁,在未成年阶段,纸质阅读非常重要,培养儿童的纸质阅读习惯,需要从婴幼儿阶段抓起,并进一步加强校园阅读的重要性,提高校园阅读的普及性。

魏玉山注意到,在农村或是偏远地区的家庭,对亲子阅读的重视还不够,很多家长把手机作为儿童休闲的主要娱乐工具。“对于孩子而言,特别提倡纸质阅读,国外有观点认为,手机把穷人的孩子毁了,将儿童引向了一种碎片化、娱乐化的思维。手机有好的一面,很容易引起孩子兴趣,但也让孩子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城镇居民阅读远高于农村居民

根据此次调查报告,我国城镇居民不同介质阅读率和阅读量远远高于农村居民,城乡差异明显。

对我国城乡成年居民年不同介质阅读情况的考察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68.1%,较年的67.5%高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的图书阅读率为49.0%,略低于年的49.3%。城镇居民报纸阅读率为41.2%,较农村居民的28.1%高13.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年的期刊阅读率为27.6%,较农村居民的18.5%高9.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年的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为83.0%,较农村居民的68.2%高14.8个百分点。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7.5%,较农村居民的73.0%高14.5个百分点。

通过对我国城乡成年居民不同介质阅读数量的考察发现,年,我国城镇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60本,较年的5.83本低0.23本;农村居民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为3.64本,较年的3.35本高0.29本;城镇居民的报纸阅读量为38.09期(份),高于农村居民的12.85期(份);城镇居民的期刊阅读量为3.38期(份),高于农村居民的1.72期(份);我国城镇居民在年人均阅读电子书3.41本,较农村居民的3.23本高0.18本。

四成以上国民自认阅读少

尽管国民综合阅读率在提高,数字化阅读呈增长趋势,但成年国民对自己的阅读状况并不满意。年我国成年国民对个人阅读数量评价中,只有2.1%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多,6.3%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比较多,有37.8%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一般,41.5%的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很少或比较少。

而从成年国民对个人纸质阅读内容和数字阅读内容的阅读量变化情况的反馈来看,年有7.7%的国民表示年“增加了纸质内容的阅读”,10.0%的国民表示年“减少了纸质内容的阅读”;6.7%的国民表示年“减少了数字内容的阅读”,9.9%的国民表示年“增加了数字内容的阅读”;五成以上的国民认为年个人阅读量没有变化。

此外,年有26.3%的国民表示满意(非常满意或比较满意),比年的23.7%提升了2.6个百分点;有14.6%的国民表示不满意(比较不满意或非常不满意),比年的13.1%增加了1.5个百分点;另有47.4%的国民表示一般。

与对自身阅读状况不算满意相呼应的是,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年有67.3%的成年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其中,城镇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的比例为67.2%,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为67.3%,城乡居民选择比例基本一致。

这一系列的数字也都表明全民阅读推广任重道远。如同魏玉山所言,政府要增加基层阅读场所,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公共图书馆等。并加大阅读活动的推广力度。徐升国呼吁,应该利用数字化的媒体和工具,来提升纸质阅读,打通和融合数字阅读和纸质阅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