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他取代李嘉诚成为香港首富,送给弟弟200 [复制链接]

1#

年的香港50大富豪榜,可谓是更变了香港商界的一项历史。

蝉联了21年香港首富的李嘉诚,在今年正式被退任恒基地产主席一职的“四叔”李兆基所打破,首次跌落,降至第二。

李嘉诚主要受到英国经济下行的影响身家缩水,与此同时,作为香港四大地产商之一的李兆基却在去年赚了4亿美元,并首次以亿美元的身家坐稳新首富的宝座。

与李嘉诚的财富长跑

李嘉诚过去连续21年蝉联香港首富,在香港,就是首富的代名词。

香港也这些年也只有李兆基能和李嘉诚竞争香港首富的位子。

李兆基也不是第一次成为香港首富,事实上四叔成为香港首富比李嘉诚还要早。年李兆基就以亿美元个人资产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亚洲首富,至今仍是华人在世界富豪排行榜的最高名次。

这位“新晋首富”有着怎样的人生呢?

6岁开始做生意,成香港地产四大天王之一

人生转眼几十年,寸寸光阴不知不觉中从指缝间流失。

当年拿着父亲给的元,18岁的李兆基从家乡顺德到香港闯荡,至年退休时,时年91岁的这位恒基地产创办人,已是千亿身家。

李兆基出生时,父亲李介甫先生已拥有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经营着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李兆基就很小被送进私塾接受教育,熟读四书五经。

从6岁开始,就被父亲安排进家里的商铺头学习做生意。

10岁时,父亲还礼聘广州中山大学文学系教授梁惠民先生做了李兆基的新老师。

到12岁时,李兆基已熟练掌握了看金、化金、熔金的核心技术及知识,并很快出任天宝荣金铺的头柜,成为顺德无人不知的神童和黄金奇才。

15岁时李兆基就接管了其父在顺德的两间店铺,他也不负厚望,经营得十分红火。

年,20岁的李兆基当时已经做了4年银号掌柜,但这个时候的他看着自己的哥哥们已经在外面发展得如火如荼,内心也生出了去香港闯荡的想法。

可在这个时候,李兆基的父亲却一直希望他能够留下来接管家业。进退两难之际,李兆基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让他的弟弟李兆楠代替自己留在老家。无奈之下,李兆基的父亲还是答应了。

年,在香港已经打拼10年的李兆基和郭德胜、冯景禧等八人合伙成立永业公司,年三人又将永业公司重组为新鸿基,由此李兆基才在香港正式站稳脚跟。

年,新鸿基地产正式上市,合作了14年的“三剑客”也正式分手,李兆基拿到了价值5千万港元的资产。

年,李兆基正式创办了自己的恒基兆业。

年6月,李兆基将恒基兆业送上资本市场。

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全面收购了永泰建业,将其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之后又收购了28.7%的香港小轮公司股权和26.4%的中华煤气股权。

恒基兆业与长江实业、新鸿基地产、新世界发展并称为香港地产界的“四大天王”。

恒基地产不仅有众多上市公司,而且还持有众多上市公司股权,光是旗下6个上市平台,市值就有.68亿港元。

送给穷弟弟亿,分文未动

不过“皇帝也有穷亲戚”,李兆基的弟弟李兆楠就是如此。

当哥哥们都离开了佛山并有了自己的事业之后,李兆楠接手的银号却开不下去了,李兆楠的生活也变得极为普通,与动辄身家百亿、千亿的哥哥们完全不同。

为了照顾弟弟,李兆基还曾在年的时候特意用李兆楠的名字成立了一家投资公司,而这家公司的主要投资就是持有平安保险2亿股。平安集团上市之后,李兆楠的身家也在一夜之间暴涨至亿。换言之,李兆基为了照顾弟弟直接送给他亿。

有意思的是,李兆楠却一直误以为这家公司以及价值亿的平安保险股份不是哥哥李兆基给他的。用李兆楠的话来讲,他只是挂个名而已。但明眼人都能明白,这笔钱上写的是李兆楠的名字,就说明李兆楠可以使用。

有意思的是,李兆楠却坚持了自己的想法。

从年至今已有27年之久,李兆楠愣是从没动过这笔钱。李兆楠后来仍旧是生活在佛山,每天都会提着破篮子去买菜并一路上和邻居有说有笑,一点都不像坐拥百亿家产的人。

李兆基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可以,我愿意用九成九的身家换三十年青春”。李兆基所指的九成九身家其实已经超过了亿,可见现在的他并不看重金钱,而是身边人以及自己的生命。

对于这样一家人来说,金钱并不能代表所有,人到最后,亲情才是人这一生当中最重要的“资产”。

一进一退,退而不休

香港号称李家的城,李家指的就是李嘉诚,李嘉诚去年5月退休后,市值数千亿美元的长江实业与和记黄埔由其长子李泽钜接班,次子李泽楷则继承了大部分现金。

其实李兆基也在去年5月李嘉诚退休后,低调宣布退休。

但两人都是退而不休。只是更多让儿子们站到前台而已。

90岁的李嘉诚直接传位给大儿子李泽钜,91岁的四叔则决定让两个儿子李家杰及李家诚共同接班分管业务。

在如何继续参与公司业务上,李嘉诚甩掉所有职务担任有名无实的公司顾问隐居幕后,李兆基则继续担任公司董事。

不同于近年来李嘉诚撤资内地和香港,大规模投资英国。李兆基很少在国外投资,一直扎根香港,也不断加码投资内地。两人一进一退之间,首富之位21年后重回李兆基手里。

巴菲特说,从来没有一个人能靠做空自己的祖国成功。或许,李嘉诚也应该重新回来,让李家与祖国共同发展。毕竟无论是李嘉诚,还是李兆基,最初的财富积累,也都是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在香港经济遇到困难的当下,李嘉诚也不应该置身事外。

综合自:产业经济观察、中国基金报、微时区、新浪财经、创业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