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综艺里一支叫“九连真人”的乐队给圈粉了。
这支来自广东河源连平的客家方言乐队,用客家话唱摇滚,在一众老牌乐队中从青铜打到王者级别,让客家人和客家方言走出圈,更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当中。
虽说如果不依赖字幕,真听不明白他们在唱什么,但他们让我看到了久违的摇滚血性是什么样子的,我头一回觉得,客家人的客家话,真的很酷,一股野生摇滚范。
△九连真人用客家话改编李宗盛的《凡人歌》
在广东,你可能经常听到身边的朋友说“涯系客家人”(我是客家人),不少外地的朋友总会以为客家人是少数民族,对客家小妹的印象约等于卖茶小妹。
△还以为客家姑娘都该穿成卖茶小妹那样/Pinterest
这也难怪,相比起广府人和潮汕人,客家人更加低调,但又仿佛隐隐于世界各处。
据统计客家人在海外分布于世界五大洲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广东是客家人的居住大省,其余多分布在福建、四川、江西等周边省份和港澳台。
△广东是客家人居住大省,基本上遍布所有城市
知道客家人的会懂他们是汉族的一个支系,不少历史名人、现代开国元勋、当代杰出人物身上都有客家人的血脉。
客家人,生来为客
中国的主客文化是相当复杂的,尤其是在早期更讲究人情世俗规则的年代,很少有一种民系有这种自觉自称为“客”。
但客家人从根上就深谙中国社会的主客之道。
客家人最为人熟知的,就是历史书上的从西晋到清朝,从中原望族几次战乱南迁的历史传统。
△福建土楼,客家独有的传统建筑,有的成方有的成圆,防御功能为主/Flickr
“客家”这一词最开始就属于他称,本地人对外地人还带有污名化的称呼——“犭客”、“犵”。
就广东的地方志书来看,客家人迁入岭南的时间比广府人和潮汕人更晚一些,于是大多的客家人往往聚居在偏远,待开发的山区。
△客家人的围屋,藏着中国传统的人情社会/coastalshows
古时土客的纷争和矛盾让客家人处于劣势和艰难的境地。尤其是在几次迁徙的过程中,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土客之间的矛盾一直在激化当中。最大型的要数清朝的土客械斗。
△在香港的客家女人们/Pinterest
正是这种恶劣的环境在另一面激发了客家人的奋起自觉。
从语言、服饰、饮食习惯等等都在试图寻找中原文化的特征,自清中期以来,群体的意识逐渐形成,撰写属于自身的历史。
△广东梅州客天下的“客家风情”泥塑展/图虫·创意
从他称为客到演变成自称“客家人”,客家人巧妙反客为主,形成族群文化的每一步走得有些艰难,但非常值得。
到底谁是主,谁是客?这纷争对客家人来说早已成为历史,无非是更懂得作为客的不易,如今客家人在众人眼中是出了名的热情好客。
祖辈们久居山区,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客,这种待客之道不用多说,早就已经潜移默化在他们的传统观念里。
△客家人遍布世界五大洲/Twitter
吃得咸中咸,方为客家人
如果要评一个全国最能吃咸的人群,我会首推客家人。
广府人有“食得咸鱼抵得渴”,而客家人,从根上就是盐堆里长大的。
△客家咸菜
由于早期客家人多数住在山区,对于经常漂泊的客家人来说,盐渍食品是非常方便的选择,加上长期劳动体力耗费大,咸而肥腻的菜肴,才能补充他们身体所需要的盐份和能量。
吃咸成了客家人的味觉基因,并一代代流传下来。在《舌尖上的中国》客家菜最重的一笔墨,就是盐焗鸡。
“盐焗”这种特殊的制作手法是客家族群的独特烹饪技艺,更是祖辈们一种巧手天工的偶作。
起初只是为了方便贮存食物,便将整只鸡都放入盐堆里腌制封存,没想到蒸熟之后味道反而香浓可口。
漂泊的生活养成节俭的个性,山区草木多,烧菜多用柴火,因此客家菜常用的方式是焖,用火焖熟的菜软糯咸香,“肥、咸、熟”成了客家美食对外的招牌。
△客家菜集锦/CultureTrip
梅菜扣肉算是肥腻中的佳品。
其中的梅菜可是点睛之笔,是粤东梅江流域的客家祖辈经过盐腌制后晒干而成的,没有咸香的梅菜,扣肉都失去了灵*。
除此之外,“酿”这种特殊的制作手艺也是客家人的一大智慧。客家人深谙“万物皆可酿”,你能想到的基本都能酿:酿豆腐、酿苦瓜、酿茄子、酿辣椒……
传说这是来源于北方过年吃饺子做馅的习俗风格。
南迁之后的客家人发现岭南地区不适合中种麦,没难以生产面粉,于是演变成将各种各样的食物用酿的方式赋予了新的美食灵感,以此寄托祖先的思念。
当然随着客家人分散的地区气候和文化差异,传统客家菜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环境,能演变成客家菜的各种丰富变样。
比如客家擂茶,将茶叶、薄荷、花生等研磨成茶泥,泡在饭菜里吃。
这种非常古老的传统食俗,最早都可以追溯到汉代,后来在广东粤东一带的客家人传承保留了下来,但现在已经成了小众的客家种类。
△客家擂茶,不是用来喝而是用来吃的
比如客家人迁至香港,盆菜文化成了新界围村客家人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节庆时都会大摆筵席吃盆菜。
△新围村公所房内制作盆菜/HuluCulture
以前的客家祖辈图方便将粗杂、油腻的熟食放置盆中,现在的盆菜,已经愈见奢华,鲍参翅肚也早已取代了发菜、猪皮、白切鸡、烧肉等等……
△大盆菜/openr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