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9日上午,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在京举办《卫天霖作品集》首发式暨纪念卫天霖先生诞辰周年艺术研讨会,纪念卫天霖先生在探索中国油画创作民族化和美术教育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
卫天霖先生个性淳朴执着、生活低调简朴,以至于长期被疏离和低估,其艺术地位与成就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全面评价。本次研讨会进一步肯定了卫天霖先生对于丰富油画技法语言、拓展审美领域、推进本土化进程等方面超越时代的努力和贡献。
《卫天霖作品集》中刊载了几篇研究卫天霖的文章,对深入了解解读卫天霖大有裨益,现摘录首都师范大学《朴厚坚卓——纪念卫天霖先生诞辰周年献辞》部分,以供读者参考。
卫天霖《自画像》年
卫天霖(~年),字雨三,山西汾阳人。出身书香世家,其父、舅父皆为当地著名文士。年,卫天霖考入山西大学预科(髙中班),两年后以笔试第一的成绩擢为山西省首位东渡日本学习绘画的公费留学生。年,他来到日本东京川端洋画学校学习。次年,正式考入国立东京美术学校(现东京艺术大学)西洋画预科,后又升入专科。年,卫天霖进入日本著名画家藤岛武二工作室学习油画。
藤岛武二曾留法、留意五载,是最早将西方印象主义画风引入日本画坛的艺术家之一。卫天霖在他的指导下,直接继承了藤岛带有印象派倾向的技法和理论。同时,藤岛武二在教学中反复强调的“东方艺术应有东方特色”“艺术应该是民族审美意识的反映”等观点,也对卫天霖的艺术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卫天霖《卫迅像》年
年,卫天霖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藤岛武二工作室,获“首席画家”的美誉。在藤岛的力荐下,又进入该校的研究院深造,成为藤岛武二的研究生。
在此期间,西方现代艺术开始波及、冲击日本美术,许多青年艺术家跻身现代艺术大潮的中流砥柱,而卫天霖却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和创作道路,丝毫不曾随波逐流。
卫天霖《向日葵》年
年夏,卫天霖结束了8年的留学生涯,应沈尹默之聘,归国任教于中法大学孔徳学院,旋任艺术部主任。一年后,应蔡元培之邀,他担任北平大学造型艺术研究会导师,后升为西画系主任。年,他任北平艺专西画系主任。20世纪40年代,他在国立北京艺专、华北大学文艺学院任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副院长、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等,为新中国的美术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卫天霖是中国现代油画史上作品量极其惊人的艺术家,只可惜很多极富艺术价值的作品都在“文革”中损毁了。
卫天霖早期的作品以人物画、肖像画为主,画面具有西方印象派绘画的典型特征,即善于捕捉并有意识地去表现自然光的瞬间变化,注重环境色的处理,强调物象的固有色和质感等。年前后,是卫天霖人物画创作较集中的时段,《闺中》《裸妇胸像》《倚坐的裸女》等都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作品。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自画像》和《母亲》,表现出的技法与风格的成熟感亦引人瞩目。
卫天霖《闺中》年
《闺中》是卫天霖的毕业创作,也是他第一幅面世的油画。画中人物身着橙粉色对襟上衣和深蓝色长裙,手执绛紫折扇端坐床边,脸部由于环境色的影响而泛出红润的光泽,更显情态生动,仿若情窦初开的少女心事满腔却欲诉又止,增强了画面的叙事性。
与暖色调的人物形成对比的是沉稳干净的冷色调背景,而床铺、画框和最左侧的墙面形成相呼应的三块分阶色面,不但分割了略显晦涩的背景,其谐色的应用又调和了画面内微妙的闪烁感,使整体色调愈发静谧,极为符合“闺中”主题。
同时,人物的上半身势态与床棱、墙线平行,这使得有稳固重心作用的垂直线条都集中于画面上部,营造一种视觉上的宁静感。若将视线从人物下半身沿床铺边缘线推远,则不难发现床铺与画框的边缘线在虚空中交汇成点,床棱的遮挡则阻止了三线交汇的生硬,并将右侧画面分割成阶梯状,形成一种空间纵深感。人物斜置的下半身与床铺形成夹角,双腿的摆放位置刚巧在地毯一角的分割线上。这种运用多条平行线、斜线、对角线寻求平衡张力的画法,反衬出人物的线条之柔美。
另外,人物明显的中式装扮和墙壁挂画的传统图案,都是纯粹东方的物象表征。可见此幅作品在立意、取材、叙事性和细节传达上都是十分“中国”的,而在造型基础、构图模式、色彩把控和风格陈述上则是“西方”的。
藤岛武二对之评价允当:“这幅作品体现了你在日本学习的全部历程,你的构思和意境独具东方色彩,构图与技法使东西方绘画语言得到极好的交融。”
卫天霖《母亲》
《母亲》一作,真实再现了一位中国普通老年妇女形象。画家在中国传统肖像画的构图模式上略做改动,描绘了母亲的正侧面坐姿。她坐于长背椅上,双目平视远方,眼神严肃深邃,眉间凝聚着坚毅与不屈。脸部深刻的皱纹和筋骨显露的双手,显示出这位母亲饱经忧患与艰辛,亦体现出抗战时期典型的人物性格特征。
画面最亮的光线集中于人物面部,使其从同色调的背景中凸显出来。赭色抹额也增添了对比效果。而画面的视觉中心多被人物穿的深色对襟常服所占据,盘口上的金色挂坠与略显黯淡的双手,激活了凝实厚重的主体深色块。
与20世纪30年代作品相比,此幅画面处理得更为严谨,色彩也更为斑斓。人物椅后是民间常见的红漆条案,上置一栽种仙人掌的方形瓷器,造型稚拙,古朴可爱。案下露出半侧瓷鼓式圆凳,添具生活气息。除此之外,传统中国画必备的落款和印章也以绘制的形式出现,清晰地反映出作者强烈的民族立场和对民族艺术的热爱。
卫天霖自日本留学归来便潜心研究毕沙罗、雷诺阿等早期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之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