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美国国家安全局为什么要攻击西北工业大学 [复制链接]

1#

近日,国家计算机病*应急处理中心和公司分别发布了关于西北工业大学遭受境外网络攻击的调查报告。调查发现了西北工业大学于年6月遭遇的网络攻击行为,其幕后黑手便是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为了窃取西北工业大学的重要资料,美国国家安全局“特定入侵行动办公室”(TAO)使用了分布在17个国家的跳板机和代理服务机,向西工大师生发布钓鱼邮件,引诱师生点击,从而入侵其内部系统。

报告一经发出,立即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也将西北工业大学带到了大众面前:如此大动干戈,为何选择针对这所深居西北的高校?

从西北联大到国防七子

说起西北工业大学,得先从一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说起。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平津相继沦陷,聚集在此地的高校也面临着生死关口。为了躲避战火,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一众平津高校纷纷选择离开敌占区,向后方转移。我们所熟知的“西南联大”,就是危机下的产物。

然而,当时选择迁移的高校,并不只北大、清华和南开;高校迁移的路线,也不仅仅只有南下一条。还有一部分高校选择直接向西,在陕西西安落脚,成立了西安临时大学。它们分别是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国立北洋工学院以及北平研究院。在太原陷入战火后,西安临时大学又转移至陕西汉中,同时吸收了一批各地迁转至西北地区的高校,改名组建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

和西南联大一样,西北联大给西北地区带去了丰富的高校教育资源。在组成西北联大的三所大学中,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战后复校,即如今的北京师范大学;由晚清洋务重臣盛宣怀创办的国立北洋工学堂,复校后成为如今的天津大学;国立北平大学则是当时*府整合平津地区一批高校的组合体。

这些高校在组成西北联大后,为了管理上不囿于派系之争,于年再次重组,最后形成了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农学院(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医学院(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西北师范学院(现西北师范大学)五所国立院校。因此,抗战胜利后,虽然大部分高校重返原校区(国立北平大学未复校),也依然为西北地区留下了一整套门类齐全的高等教育体系。

“西北联大”拆分后,其中的西北工学院就是如今西北工业大学的前身。年,国立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和国立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在汉中组建国立西北工学院,年迁至咸阳。抗战胜利后,国立西北工学院保留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立西北工学院改名西北工学院,合并由华东内迁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学院”的华东航空学院,正式成立“西北工业大学”。年,哈尔滨工程学院航空工程系并入西北工业大学。至此,西北工业大学基本定型。年,西北工业大学划归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管理,被确定为国防工业院校,成为“国防七子”之一。

西北工业大学沿革图示。来源/西北工业大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