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简史:马歇尔计划!从经济和政治上控制西欧,建立新世界格局
关键词:二次大战结束、“莫洛托夫计划”
前因:二次大战结束
年9月,日本签署投降书,二次大战结束,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共产主义影响渐渐增大。
▲日本签署投降书
后果:“莫洛托夫计划”
年7-8月,苏联与一批东欧国家签订贸易协定,总称为“莫洛托夫计划”。
▲莫洛托夫计划提出者维亚切斯拉夫·莫洛托夫
过程始末
一、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
这一年的6月5日,哈佛大学举行毕业典礼,典礼请来国务卿马歇尔演讲。马歇尔在演讲里说已经为重建欧洲做好准备。不过,他没说得太细,只是说美国人出钱、欧洲人办事,将欧洲发展起来。
这次演讲十分低调,不仅没有媒体在旁,总统杜鲁门还同时开了个新闻发布会,把媒体都吸引了过去。
马歇尔的听众可不是哈佛大学这群毕业生,他是说给欧洲人听的。英国广播放送了演讲的全部内容,政府还找来了许多欧洲媒体鼓励报道此事。
二次大战结束后,西欧的经济几乎全毁了。许多人的生活过不下去,就把希望寄托在共产主义上。
年4月,法国雷诺汽车厂工人罢工,其他国家的工人运动也跟着高涨起来。这样下去,欧洲不是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就是政局动荡,再生争端。
▲马歇尔曾经调停过国共关系,对中国事务比较熟悉
二、马歇尔出面“放风”
马歇尔的一番话,简直是雪中送炭,英国外务大臣一得到消息,当即联络法国商量此事。
美国政府早就胸有成竹,料定了欧洲最后只会同意。
两个月前,副国务卿克莱顿到欧洲跑了一圈,细细研究了欧洲状况。衰弱的西欧各国无法抵挡苏联,苏联在东欧的扩张,越来越快。只有美国援助西欧,才能牵制住苏联。虽然要花钱,但是美国在这里有了话语权。
紧接着,以乔治.凯南为首的国务院政策司就奉命研究援助计划。
5月23日,凯南拿出一份13页的备忘录。他提出应该通过一系列长短期措施让欧洲好起来。另外,应该让欧洲国家一起向美国提出援助请求。这样不仅能明确援助范围,也是摸索欧洲心态的好机会。
最后,他们决定由马歇尔出面“放风”,看看欧洲是啥反应。这也就有了他在哈佛大学的讲演。
▲马歇尔参加哈佛大学毕业典礼
三、“马歇尔计划”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
计划提出后,美国国内挺支持。国会在年4月通过《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算是有了正式的法律地位。
毕竟,在你快破产的时候,有人给你送钱,这可是大好事,即使要付出一些代价,但是先保住经济更重要。年7月,16个欧洲国家在巴黎开会,决定成立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讨论如何对接“马歇尔计划”,也就是怎么分美国援助的资金。
但中间也不是没有波折。
美国作出个决定:把英美两国在德国的占领区合并,行政管理职责交给德国人。这么做,是为了让德国快点重建。德国和许多欧洲国家联系很紧。它如果重建得快,不少国家都能受益。像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就同意这么做。他们与德国接壤,能够受惠。
▲杜鲁门签署马歇尔计划
四、“马歇尔计划”实施后,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大有帮助
可是,法国就不太满意。
因为它和德国在历史上的仇恨很深。德国如果恢复起来,法国觉得受威胁。所以,法国外交部长皮杜尔坚持反对。法国那位著名的戴高乐将军,此时已经下台,但是依然发出了不认同的声音。
而更不高兴的就是苏联。
因为这明摆着是美国想借用西欧,遏制住自己。
年6月,英国、法国、苏联三国外长开会讨论“马歇尔计划”。英、法说想利用美国人的资金,把国家重新搞起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说这钱不能拿。拿了美国的钱,他就能控制各国。但英国和法国对经济建设非常迫切,苏联反对没有什么用,干脆就退出会议。
眼看阻止不了西欧,苏联按这个模式扶持东欧。
苏联就和东欧各国缔结经济协定,帮助他们复兴。这就是“莫洛托夫计划”。不过,南斯拉夫的铁托和斯大林在年闹僵了。美国趁机和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接触,从年开始,铁托也加入了马歇尔计划。
美国有将援助扩大到亚洲的许多国家。
“马歇尔计划”实施后,对西欧经济的恢复大有帮助,
美国也从中获得了好处,比如,相关国家得优先买美国的产品,美国投资的权利得优先保障。和苏联阵营国家的生意,能不做就不做。这么一来,美苏冷战变得更激烈了。
但让美国没想到的是,西欧各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后来甚至开始对美国经济产生了威胁。
▲莫洛托夫(左)铁托(右)
结论:
马歇尔计划是一场极为成功的战略计划,在帮助西欧和其他地区的同时,美国从经济和政治上控制西欧,建立了新的世界格局。
:《美国通史》《美国总统列传》《世界历史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