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3/15 18:49:00
一个人最难得的是,见多识广,却深藏若虚,功成名就,却不抛头露面。身在这喧嚣浮华的尘世,难免生着一颗虚荣心,服饰的品牌,小区的地段,工作的待遇,孩子的前途,总有太多可以比较的事,让人不停地爬上天平的两端。可是,人群中还有这样一种人,实力过硬,却低调沉稳,平时总是不显山不露水,既不需要靠他人来获得认同,也不在乎那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人生如棋,功名利禄都是我们求胜的棋子,而低调的人是观棋者,在下棋的人苦苦博弈之时,就已经看穿了一切的门道。01低调者姿态越低,修养越高前些日子,张颂文因为《狂飙》爆火,一时间,各种营销、综艺铺天盖地地涌向他,找他代言的广告更是数不胜数,可是张颂文没有接任何综艺,仅有的两个广告,也是自己亲自试验后才选择代言。张颂文的评论区里,总能看见他回给粉丝很多评论。无论是从前有几百人留言,还是如今有几万人留言,他都一如既往地谦和、认真,面对复杂的问题,他甚至能耐心打上一大段。张颂文备受称赞的原因,绝不只是角色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好评如潮中,依然保持低调,保持谦逊,也始终抱着平等的态度,对待观众,既不摆谱,也不敷衍。大家都喜欢低调的人,这种人实力出众,却不会恃才傲物,盛气凌人。也不为着一点风头,就锋芒毕露地刺痛别人。比起声名远扬,低调的人更在乎自己有没有沉淀。时间久了就会发现,低调,最能看出一个人的涵养,所谓君子泰而不骄,常能放低身段,平易近人者,方为君子,居功而不自傲,必然是经过了数重修炼。一个人越低调,格局往往就越大,因为低调的人深知一时的低头并不是受辱,姿态放得低一点,反倒有颗平常心。所以说,低调的背后,是宏阔的气度与豁达的胸襟。02低调者声势越弱,能量越强咏春拳法,有这样一句口诀:“以弱搏强,始是功夫。”就在讲它的理念是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比起主动相侵的拳法,咏春拳长于守,它要求不离开防守范围来出拳,从而就方便在短距离内,积蓄出超强的爆发力,以克敌制胜。不高调,不声张,某种程度上就是不进犯。而所谓的“弱”与“退”,就是在用不够强烈的气场,掩盖着不声不响的蓄力,人若能像短时间内收回来的拳一样迅速地沉下来,下一秒,他的爆发力就会一鸣惊人。雪莱有一句诗说:“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内心孱弱的人,往往要靠虚张声势证明自己,他们的喧哗,源于心底的不自信。而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似乎不需要取得别人的认同,也不靠声张来壮门面。他们对自己有充足的信心,就算一朝,收敛了光芒,自己的才华也不会被埋没。作家冯骥才说过:“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调和安于低调。”这些能量强的人,不仅有实力不声张,而且深谙不声张的美德,他们很清楚,低调是为了让他们扎稳根。03低调者为人越守拙,头脑越聪明心理学中有个词:芦苇效应。大风天里,一棵挺直的树很可能耐不住狂风,轻则枝叶散落,重则枝干断裂。而芦苇却可以完好无损,因为,它们在狂风到来时,不像树一样硬碰硬,而是选择弯下腰杆,任风吹过,是它的“屈服”,最终帮它逃过一劫。聪明的人,懂得退让与回避。适时地收起锋芒,对于自己是一种保全,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树大招风,争强显胜易引来祸患,低调一些,为的是避免树敌。晚清名臣曾国藩,曾看到家人要建造房屋的图纸,便主动上手去修改,缩其面积,去其华丽,曾国藩告诫家人,时局动荡之时,不宜将房屋修得太过气派,只有低调谨慎,才能除祸避乱。人生起起伏伏,懂得守拙,就是一种清醒。故作聪明,处处争先的人,很容易沾沾自喜,陶醉在自己的一点成绩中,止步不前,不久也就落后于别人。而真正聪明的人会装得笨一点,高贵的人也会朴素一些,他们从不让人轻易地一眼见底,他们厚积薄发,隐藏实力,好在冲刺的时候,能够杀出来反超别人。左宗棠曾说:“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立志当高远,但行事需低调,抱朴守拙,是为自己留出余地,这样,日后的路就会越走越宽。04越低调的人越富有电视剧《天道》中有段话:“人要学会藏两样东西,一是心事,二是本事。心事,要藏在自己心里,一旦说出来,就成为别人嘴里的故事,如果心不设防,受伤是早晚的事。本事也要藏三分,本事如锋芒,如果你不懂敛藏,肯定会招来数不尽的明枪暗箭。”不声张的人,都是更专注自己的人,他们总是把攀比的时间,拿来深耕自己。低调者的满足,从不来自于存在感和优越感,那种发自内心的喜悦,是目睹自己一次次提升的欣慰,也是笃信自己的踏实与安心。想起鲁藜有一首诗,叫做《泥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学着做一个低调的人,光而不耀,静水流深。在争较中减弱的能量,总会以另一种方式偿还给你,它可以是让你走得更远,也可以是一剂灵丹妙药,让你在紧要关头,得以扭转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