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调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不是孩子天赋智商低,是家长尽职调查水平差
TUhjnbcbe - 2025/6/14 16:57:00

我以前是做风险投资的,非常习惯用长期视角和风险的角度去看待事物,教育也不例外。

我们一年少说要接触上百个创业项目,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太大前景或者注定失败的,一百个里面也未必有一个好项目。

概念的东西,我可听得太多了,比如平台、大数据、O2O、共享经济、互联网+、直播、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区块链,等等。每过一段时间,就会有新的“风口”出来,一窝蜂上马一批新项目,然后大批大批地死掉。

是做这些项目的人不行吗?

非也。很多创业项目的创始人,都是BAT这样的大厂出来的,名校毕业,看起来就是很有成功希望的下一代企业家明星。天赋、智商和背景都是佼佼者,但也免不了失败。

当他们开始创业的时候,也有很多著名投资人和机构愿意伸出橄榄枝,大把大把资金投入。从各个角度看,都很容易成功的样子,不过很遗憾,极少人创业是能够成功的。说是,一将功成万骨枯,也不为过。

我讲两个朋友失败的创业项目。

一个是中大法学博士,刚毕业就拿了万天使投资,做一个英语培训的项目。她虽然聪明伶俐,很有想法,但是不懂创业,步子迈得太大了,没几个月就资金链断裂了。

另一个朋友做了十几年的营销,在几个大型企业呆过,搞了个户外直播平台,不仅有app还有直播机,总共拿了多万投资。虽然经验老到,但最后也亏得渣都没有了。

我后来离开风险投资行业,自己做的健身项目,就一直没拿投资,虽然没做大做强,但稳扎稳打也规避了失败风险。我的公司成立到现在有3年了,算小而美吧,混口饭吃不成问题。

创业和风险投资所面临的环境,远比小孩子的教育学习复杂多了。大部分因素,是不能为人所控的,半点不由人。如果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审时度势和与时俱进的能力,那么智商再高,背景再好的创业者,都会失败。

绝大部分创业者不是死在缺乏资金或者资源,而是死在夜郎自大,或者思维僵化上。还没有真正和市场竞争者一较高下的时候,就被自己的愚蠢作死了。大多数创业者,都是比较短视的,也不能很好地坚持自己的战略。

多年的职业训练习惯,让我看待事情,总是用5年以上的时段去看,更不会从单一的角度去看。一笔成功的风险投资或者创业,最重要的并不是成功,而是首先要避免失败。

我们有两条基本准则:第一,尊重常识;第二,不要贪婪。

所以,当我写教育学习内容的时候,也是和绝大多数教育鸡娃号不同的。我追求的是长期的成功,我知道那些暂时的里程碑不代表一切,失败可能会出现在投资退出前的任何一个阶段。投出去的钱,没有安全回来之前,都不能算是成功的。

风险投资做的事情,和家长们现在做的事差不多:投资、监控、建议、提供资源。但风险投资从不试图主导创业项目,而是由创业者操纵企业的方向盘。我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地挖掘创业者的发展潜力,同时防止他们做出翻车的行为。

但这并不是风险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关键在于所谓的尽职调查,即全方位地对创业项目的市场、环境、经营状况和企业家的管理人力、道德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查。通常,这个阶段会持续至少3个月的时间。

尽职调查结束之后,通常我们会比企业本身还了解自己。但我们未必会投资,因为可能调查结果并不理想,或者想再观察一段时间,看是否与判断相合。如果没有较大的成功把握,就不会投资。

但在教育领域,家长们一般不会花足够长的时间去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深度调查,对教育环境也一无所知。大多数时候,都是凭借感性认识,或者道听途说,或者个人有限的朋友圈和经验来得出结论。基本上是近乎非理性的决策状态,走一步,算一步,更不会有长期的教育战略规划。

就拿现在很多家长焦虑的高中录取率仅有50%来说,只是停留在高中难考的粗浅认识上。没有去做深度的调查,不知道这考不上的50%分别是谁,为什么考不上,考上起码需要多少分数。其实只要做完调查,就知道考上高中绝对不难,初中愿意学习成绩达到优良水准,就可以了。

对于未来有了清晰的认识,就可以着手准备长期的行动计划,确保孩子能够满足这个标准。在过程中,再根据实际情况,看是否能做得更好,或者预防意外的情况出现。这就是属于过程监控的问题了。

家长所要做的长期教育投资,都有赖于前期的尽职调查结果,然后才能决定投资何种项目,最有利可图。不是说现在风口是原版娃、KET/PET、大语文、奥数或者学X思辅导班,就一股脑跟着上投资了。热门投资肯定有人“风口来了,猪都能上天”,但风口过后摔死的也都是猪。

所以,宁愿错过一笔可能成功的投资,也不要做一笔失败概率很高的投资。风险投资还可以通过多个项目分担风险,但教育孩子不行,失败了就是失败。必须,慎之又慎,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依我之见,冷静是当前的家长们最欠缺的。能做到独立思考,忠于事实和基本规律的家长,虽然未必成功,但已经落于不败之地了。就像炒股,长期拿着一只股票不动的,基本上都比短线操作的容易赚到钱。只是,能拿得住的人,不多。

人总是容易高估自己,而又低估了现实的复杂性。我们做风险投资的就知道,看走眼的时候多了去。就像前述我朋友的项目,当时是我负责的一笔万融资,那时还挺看好的,但我还是太年轻了。而且几个投资他的机构,也都是沙场老手。

所以家长们不要对自己的判断力过分自信,觉得自己的看法一定正确,要对自己的错误可能性保持警惕。更不要简单地将教育孩子的不如意,归结为天赋或者智商不行。

因为事实往往不是这样子,基本上是家长当局者迷,没有做深度的调查和思考。就像企业家都觉得自己一定会成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拿到风险投资之后,就可以扶摇直上青天,做出下一个腾讯了。

相信我,这种白日梦,我看多了。

不过,风险投资要成功最重要的还是人脉资源,因为这涉及到你会接触到怎样的创业项目。好的项目人人都想要,却不会满大街跑,更不会自动找上门来。我们之前投了一个万的医疗项目,按道理我们公司是没条件参与的,但创始人和我老板是很好的初中同学,就分了份额出来,而其他都是国内顶级的大投资机构。

满大街到处跑的,主动送上门来的,基本都不是什么好项目。不排除有看走眼的,但是极少。教育鸡娃圈也一样,一般家长不太可能会接触到顶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通常这种圈子是比较小众的。因为是顶级的教育投资都是长期的,不是长期导向的家长,通常不感兴趣。

你如果和我做朋友,我肯定反对你让孩子做原版娃,上各种辅导班;我一定会建议你,多让孩子活动,玩耍,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我也会劝,别去

1
查看完整版本: 不是孩子天赋智商低,是家长尽职调查水平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