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酒铁粉圈
一起分享工作生活的点滴
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喜欢锋芒毕露的人,但是缺少明明有锋芒,却又能够收放得体,敛藏适度,懂得守拙的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慨叹:“人皆言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抱朴守拙,是中庸儒学的处世态度,有时候也是虚心进取的一种姿态。
01朋友说起他们公司新到的愣头小子张文的故事,我一直留有很深的印象。小伙子名校毕业,可是看起来傻乎乎的,戴着黑框眼镜,一副书呆子模样,对人很有礼貌,常说自己是新人,希望大伙儿多指教。
直到在一次比稿当中,才见识到他的厉害。当时客户追问,而问题又刚好不是答辩人的专长领域,千钧一发之际,张文大大方方得站出来,机智的让组长免去尴尬,同时又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了对方满意的答案。
他的出色表现,让大家很是意外。事后,朋友问张文,明明你自己很有能力,可以碾压很多人,为什么还这么低调,不努力拼一拼呢?张文只是傻傻一笑:“我只懂书本上的死知识,论实践和应用,我根本比不上各位前辈!”
胡适晚年曾说:
“凡是有大成功的人,都是有绝顶聪明而肯作笨工夫的人。
”这种人不张扬、不浮躁,聪明却不锋芒毕露。他们既能够做到敛起锋芒存有实力,又能够认识到自我的不足。也不会用自己的长处去较他人的短处,徒惹来别人的羡慕嫉妒恨。
他们懂得收起自己的锋芒,却又能看到他人的锋芒,取他人之长,弥补自己真正“拙”的部分。
他们总能够恰到好处把握住出头的时机,既不会让自己“木秀于林”,又留心观察着大局,必要的时候,总能够精确分析局势变化,关键时刻当仁不让。不高人一等,不颐指气使,自然能够得到身边人的欢迎。
02
有才的人,恃才傲物,急于出风头,死的最快。
三国时期的杨修是出名的才子,曹操爱才惜才,所以多次容忍他。曹操用鸡肋作为夜里的口令,他便鼓动士兵收拾行装准备退兵,扰乱*心,曹操忍无可忍,最后只好杀了他。
电视剧里经常会看到为了跟主角一争高下,急于出风头的配角各种出丑,各种被吊打,反倒是从来“不争”的主角得到了最好的结局。作为观众,我们深深的鄙夷那种丑陋的配角。
在生活中,某些时候,我们也难免会不理智、不冷静,头脑一热冲到了最前面,结果却是替他人做了嫁衣。
其实,这个时候,如果学会守拙,就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期,让自己冷静下来,理智的思考你即将奋不顾身去争风头的事情,究竟值不值得,性价比有多高。
守拙是一份暂时将自己置身事外的智慧,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清事态,避免盲目出击,做出丑陋又肤浅的行为。
守“拙”还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应变策略。懂得守拙的人,能够正确分析自己身边的局势,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规避风险,谋求最好的生存和发展。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某些不利处境中,守拙不失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措施。
守拙还是一种难得糊涂的境界。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事,从古至今,从现实里到故事里都没少过。《红楼梦》中,最聪明、最机巧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曾国藩有句名言:“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句话,其实还告诉我们另外一个道理:脚踏实地。
守拙,简单的两个字,却蕴含着值得人品味和学习一生的道理,它的内涵,应该远远不止于此。
(编辑:悄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