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横滨正金银行旧址
从原日本使馆新馆的大门向南,来到东交民巷与正义路的交叉路口,在路口的东北角有一座建筑细节丰富的精致的穹顶建筑,它原先是日本横滨正金银行,在正金银行东侧是东交民巷饭店——一座建于现代的多层欧式建筑。
在距今一百五十三年前,在东交民巷饭店这块不大的地皮上,是一片由原先的四合院改造而成的院落。
公元年无论对清朝还是对日本都是个不平常的年份。在日本年是明治元年,这一年日本第代天皇睦仁即位,使日本走向强国之路的明治维新正式开始。在中国年是清同治七年,这一年捻*曾一度威胁京畿,不过,在清*联剿之下,最终全*覆没;这一年左宗棠率*西征,九年之后方毕其功,影响深远。
同样是在年,在今东交民巷饭店所在的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西班牙首任驻华公使克维度正式进驻由中国传统四合院改造而成的西班牙使馆。
前景四坡顶房屋为西班牙使馆
或许是由于西班牙使馆规模不大,且利用原有四合院改造后作为使馆建筑使用,并未像英、美、俄、日等列强的使馆那样大兴土木地建设富丽堂皇的楼堂馆所,与留下不少影像资料的列国其它使馆相比,不显山露水、堪称低调的西班牙使馆当年或许没有获得西方摄影师的青睐,以致西班牙使馆只留下使馆大门等极少数的历史影像。
西班牙使馆大门是一座三开间的中国传统房屋,属于王府大门的形制,采用前出廊及过垄脊屋面,在中央开间开门,门上方的匾额依稀可见,两侧开间各开一圆窗,门前立一对石狮,俨然一座大户人家的宅门抑或一座官署的衙门,唯有两侧戗檐的两个吊灯是有别于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之处。仅从照片很难让人联想到这是一度被称作“日不落帝国”的西班牙的驻华公使馆大门。
西班牙使馆大门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而在19世纪时,日不落帝国则被普遍用做大英帝国的别称。曾经拥有无敌舰队的西班牙帝国是世界上第一批全球帝国之一,也是第一个被冠以“日不落帝国”称号的国家。
西班牙无敌舰队
据《清史稿·邦交》载:“日斯巴尼亚,一名西班牙,即大吕宋也。”清咸丰八年(年),见英、法、俄、美与清廷立五口通商之约,西班牙遂与葡萄牙同请立约,未获许。
清同治三年(年)5月,西班牙使臣玛斯又来华请求立约。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令玛斯在天津候旨。清廷命候补京堂薛焕莅津,会同崇厚与玛斯议约。所拟条款,有为各国条约所无者,而于驻京一节,立意尤坚。久之始议定,共定条约五十二款,专条一款。
清同治三年(年)10月10日,清廷与西班牙在北京签署了有关建交和通商的条约。
清同治七年(年)5月21日,西班牙首任驻华公使克维度抵达北京就任。
西班牙使馆局部(图右下角建筑)
西班牙使馆位于中御河桥(今正义路与东交民巷交叉路口)的东北侧、东交民巷中段路北,其东侧与日本使馆旧馆相邻,北侧与日本兵营相邻。
年使馆界总平面图中的西班牙使馆
使馆大门坐北朝南开向东交民巷,大门内是利用原有四合院改造而成的使馆建筑。主楼为一座二层四坡顶楼房,位于院落的最北侧,与大门形成中轴线。主楼南侧有四座相同的四坡顶房屋分列于中轴线两侧,居中为通向主楼庭院的甬道。
西班牙使馆总平面图
在清光绪二十六年(年)“庚子战乱”中,由于西班牙使馆处于使馆区域防御界内的中心地段,因此,未受到义和团及清*炮火洗礼而完整地保存下来。
年义和团围攻东交民巷示意图中的西班牙使馆
清光绪二十七年(年),随着《辛丑条约》的签订,东交民巷一带被正式辟为“使馆界”。西班牙使馆在原址基础上并入了东邻一片民宅,只对原有民宅做了一些修葺,未做大的改建,基本维持年前原样。西班牙使馆未设兵营。
年11月15日(清光绪三十四年)慈禧驾崩后,清廷官员到西班牙使馆报丧
规模不大且没有高大、豪华建筑的西班牙使馆却是一桩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地,西班牙使馆是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签约地。
清光绪二十六年(年)爆发“庚子战乱”,年6月,由英、美、法、俄、德、日、意、奥组成的八国联*向北京进犯。
年8月14日凌晨,八国联*攻入北京,并于16日分区占领北京内外城。清廷不得不开启了与列强长达近一年之久的合约谈判。
北京内外城八国联*分区占领图
由八国联*的英、美、法、俄、德、日、意、奥八国加上西、比、荷共十一国的公使共同商讨对清廷的议和大纲,此议和大纲是《辛丑条约》的蓝本,共有十二款主要内容。
洋人在西班牙使馆内合影
年9月7日,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与十一国的全权代表在东交民巷西班牙使馆正式签订了《议和大纲》的“最后议定书”。因为这一年是中国农历辛丑年,所以该议定书被称为《辛丑各国和约》,简称《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文本
关于《辛丑条约》的最终签约地为何选中西班牙使馆?或许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
其一、攻打北京的“八国联*”没有西班牙*队参与,故选定西班牙使馆作为谈判之地,以示公平、公正。
其二、列国使馆在“庚子战乱”中多少受到一些损毁,而西班牙使馆几乎未受到任何损坏。
其三、西班牙使馆位于东交民巷使馆界的核心位置,其它各国的谈判代表均能以较短距离较方便地抵达。
在西班牙使馆《辛丑条约》签约现场,中国与各国全权代表合影
西班牙使馆原有建筑现已无存。从西班牙使馆旧址(今东交民巷饭店)向东,来到位于东交民巷北侧的原法国邮*局后继续向东,路南侧可见一段灰砖砌筑的旧墙,墙上点缀着小尖塔造型,此墙为残存的德国使馆围墙……
延展阅读
东交民巷志
列国使馆之日本使馆——使馆界现存最早的外国公使馆
东交民巷志
列国使馆之荷兰使馆
东交民巷志
列国使馆之美国使馆—“使馆界”保存最完整的外国公使馆
东交民巷志
列国使馆之俄国使馆——使馆界最具历史渊源的外国公使馆
东交民巷志
列国使馆之英国使馆——使馆界最早的外国公使馆
东交民巷志
使馆界内的旖旎风景——御河与御河桥
东交民巷志
以“八堡”为门户要塞的壁垒森严的使馆界防御体系
东交民巷志
万国建筑博览中独揽风华的敷文牌楼
东交民巷志
历史星空中诡谲多变的庚子风云
东交民巷志
与紫禁城咫尺之遥的蔚为壮观的西洋景
东交民巷志
初识京城最长的胡同
作者简介:刘文鼎北京文鼎筑城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城市研究者/自由撰稿人在《建筑师》/《建筑创作》/《城市建筑》/《现代装饰》/《中外文化交流》/《建筑师》(台湾)/《安居乐业》(韩国)等学术期刊及建筑类图书发表文章五十余篇